返回

首页 > 人力资源 > 日常管理

用材林莫名变成公益林

时间: 2023-08-17 14:07:31 |   作者: 日常管理

  黄先华(化名)是东至县木塔乡苏村的农人,1997年时他承揽了村里100亩荒山,当年就在山上栽上了树。上一年年末,山上的杉树早已生气勃勃,预备采伐出售的黄先华到村里去拿林权证,预备处理采伐许可证。可拿到林权证的他傻了眼。

  国家级公益林!六个显眼的大字清楚地标在林权证上。黄先华压根没想到自己承揽的荒山,自己造的林居然不可思议变成了国家级公益林。由于他根本就没有请求过国家公益林项目。

  黄先华知道,林地变成公益林意味着他将无法采伐林木出售,也代表着他这么多年来的辛苦将没有方法取得经济收益。更让黄先华一头雾水的是,假如他的林地是公益林,那么为何他一向未拿到分文的公益林补助金呢。

  近来,黄先华带着疑问来到本报编辑部。记者看到黄先华当年承揽荒山合同中约好,黄先华有必要在山上植树造林,山林成材后采伐所获经济收入按三七分红,黄先华得七成。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这片荒山在1997年时没有成林,更不是公益林。

  那么为何本来的用材林忽然变成了公益林呢?黄先华表明,他毫不知情,这些年他一向在家,也没有人告诉他。 “国家规则,公益林请求要通过林地经营户赞同,但没人告诉我。 ”

  由于公益林重要的生态效果,国家对公益林施行重点保护,制止随意采伐,并发放专项补助。可黄先华表明,他一向没拿到公益林补助,“要不是林地成材了,我恐怕一向蒙在鼓里。 ”

  记者了解到,《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方法》规则,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应遵从以下准则:尊重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自主权,维护林权的稳定性,确保已建立承揽联系的连续性。

  明显,在黄先华不知情的状况下,将其百亩林地转为公益林是违背相关规则的。为此,记者联系了苏村村主任苏小东了解状况。苏小东和记者说,2008年换发林权证时他不是村干部,对底细不了解。

  苏小东说,村里的公益林本来在龙泉河上游的两岸,但黄先华的林地离龙泉河有两三公里远,不该该被列入公益林。苏小东猜想,可能是本来的龙泉河两岸的公益林现已成材,被乡民砍了,村里才在2008年换证时调整了公益林规模。

  苏小东介绍说,黄先华的状况村里现已了解,正在处理中。 “第一步,能改变特点就改变,将公益林变回用材林。 ”苏小东还解说说,黄先华的公益林补助金一向在村里,村里将和他和谐,将这部分资金退给他。

  关于村里的这样的做法,黄先华表明很无法:“我的意图是改变性质,补助款多少是非有必要的。 ”黄先华期望,上级林业部门能仔细查询一下林地特点莫名改变的原因,还他一个理解。

  发稿前,记者将此事通报给了东至县林业局林业资源股。该股一位闻姓工作人员表明,国家级公益林请求有必要通过经营者自己,一起,公益林一旦划定,将很难改变,他们将组织专人查询此事。对此,本报也将继续重视。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半岛棋牌/企业动态
项目展示
法律法规
招标采购
中标公示

党群中心

专题专栏
活动动态
学习中心
组织建设

人力资源

人才理念
日常管理
半岛游戏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