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林业专业是一门什么样的专业?主要学什么?
时间: 2023-09-23 11:29:40 | 作者: 中标公示
智慧林业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将林学基本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培养能够从事林草资源智能化管理和决策的复合型实践人才。
一是符合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智慧林业是未来林业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统领未来林业工作、拓展林业技术应用、提升林业管理上的水准、增强林业发展质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智慧林业专业能够培养具备林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人工智能、林业工程等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结构,具备林业信息获取、处理、分析与智能决策能力,满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智能化发展的人才需求。
二是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前瞻性。智慧林业专业充分的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3S及北斗导航等技术融入林业人才的培养,构建智慧林业知识结构新体系,创新智慧林业学科交叉课程,探索一条“智慧+”林业人才教育培训新模式。智慧林业专业能够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推动林业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拥有良好的师资和实践平台。目前只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两所高校获批智慧林业专业,师资队伍结构符合常理,涉及林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农业工程、生物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不乏院士和教授等高水平教师。实践教学平台丰富,包括国家级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创新平台,校级研究教学平台,以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可有效保障实践教学开展。
一是专业设置较晚,社会认知度不高。智慧林业专业是2021年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型专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各界对智慧林业专业的了解和认可还不够,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专业课程设置较复杂,教学难度较大。智慧林业专业涉及林学、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等多个领域,专业课程设置需要兼顾理论性和实用性,既要保证林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教学过程中需要协调好各个学科的比重和关系,防止知识盲区和重复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是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明确,工作规划方向不清晰。智慧林业专业是为适应智能化时代而设立的一门新兴专业,目前还没明确的人才需求量和工作规划方向。智慧林业专业毕业生既可通过本研贯通继续深造,也可在高校、政府部门、信息化机构等事业单位,也可在林业规划设计、IT企业等从事森林资源管理、生态空间规划与管理、森林智能观测与装备信息化平台建设、森林灾害监测预警等工作。但是这些工作规划方向还要进一步明确和拓展,与社会需求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对接,为智慧林业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智慧林业专业所应用的范围和未来的应用场景十分普遍,最重要的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林草资源智能化调查。利用遥感、无人机、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森林、湿地、沙地、野生动植物等林草资源的立体感知、精准测量、动态监测和智能分析,提高林草资源调查的效率和精度,为林草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国土空间智能化规划。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国土空间的智能化识别、评价、规划和设计,优化国土空间的生态功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国土空间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三是双碳智能化减排治理。利用碳汇核算、碳交易、碳补偿等技术,实现对林草系统的碳收支的智能化核算、监测和管理,提高林草系统的碳汇功能和碳价值,促进林草系统的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
四是森林灾害智能化检测预警。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航、视频监控等技术,实现对森林火灾、病虫害、风雪冰冻等森林灾害的智能化检测、预警和评估,提高森林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能力,减少森林灾害的损失和影响。
五是林草资源智慧管理与决策。利用云平台、移动终端、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林草资源的智慧管理与决策,提高林草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创造,为林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提供智慧支撑。
一是林学基础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涉及林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如树木学、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等,目的是培育学生对林业资源的认知和理解,为后续的信息技术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信息技术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涉及信息技术的基础原理和方法,如计算机基础、Python数据处理、数据库应用技术、计算智能、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目的是培育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为后续的林业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地理信息科学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涉及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如地图学与制图、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等,目的是培育学生对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能力,为后续的生态空间规划和管理提供空间支撑。
四是智慧林业应用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涉及智慧林业的具体应用领域和案例,如森林精准培育与经营、森林病虫害防治科学、森林火灾智能监测预警、森林环境感知技术、森林资源监测与智慧决策、林业智能装备等,目的是培育学生对智慧林业的综合运用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为后续的林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做好准备。
中国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
一是林业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或技术人员。这类岗位主要要求应聘者具有较强的林业专业相关知识和信息技术能力,能够从事林业相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或技术开发等工作。例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年年都会招聘少数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具体的招聘信息可以在相关网站上查询。
二是林业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这类岗位主要要求应聘者具有较强的林业专业相关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从事林业资源的监测、评估、规划、保护、经营等工作。例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省市区林业局等单位年年都会招聘少数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具体的招聘信息可以在相关网站上查询。
三是林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或经营人员。这类岗位主要要求应聘者具有较强的林业专业相关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林业生产、加工、营销等工作。例如,各地的国有林场、森林公园、造纸厂、木材公司等单位年年都会招聘少数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具体的招聘信息可以在相关网站上查询。
四是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或培训师。这类岗位主要要求应聘者具有较强的林业专业相关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从事林业相关的教学、培训或咨询等工作。例如,各地的农林类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等单位年年都会招聘少数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具体的招聘信息可以在相关网站上查询。
什么样的人适合在大学里学习智慧林业专业,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综合分析:
一是对林业有兴趣和热爱。智慧林业专业是以林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为目标的新兴交叉学科。学习这个专业,需要对林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同,对林业的发展和挑战有一定的关注和思考,对林业的创新和服务有一定的热情和动力。
二是具有较强的数理逻辑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智慧林业专业不仅要求掌握林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还要求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原理和方法,可以应用计算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林业数据来进行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学习这个专业,需要具有较强的数理逻辑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进行相对有效的转换和应用。
三是具备比较好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智慧林业专业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领域,要一直地探索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不断地创造新的价值和贡献。学习这个专业,需要具备比较好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元化的环境中进行相对有效的沟通、交流、协调和合作。
四是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生态意识。智慧林业专业是一个服务于社会公益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域,要关注林业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发展,关注林业ECO的功能、效益和服务,关注林业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影响和价值。学习这个专业,需要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生态意识,能够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是《智慧林业导论》。这是一本介绍智慧林业的基本概念、发展背景、核心技术、应用领域和发展的新趋势的书籍,适合作为智慧林业专业的入门教材或参考书。
二是《林业信息技术》。这是一本介绍林业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的书籍,涵盖了林业遥感、林业地理信息系统、林业数据库、林业物联网等内容,适合作为智慧林业专业的基础教材或参考书。
三是《林业大数据》。这是一本介绍林业大数据的基本概念、特征、分析方法和应用案例的书籍,包括了林业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挖掘和可视化等内容,适合作为智慧林业专业的进阶教材或参考书。
四是《AI在林业中的应用》。这是一本介绍AI在林业中的应用原理、技术和案例的书籍,涉及了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内容,适合作为智慧林业专业的拓展教材或参考书。
五是《智慧林场建设与管理》。这是一本介绍智慧林场建设与管理的理念、模式和实践的书籍,包括了智慧林场的规划设计、系统构建、运行维护和效益评价等内容,适合作为智慧林业专业的实践教材或参考书。
六是《智慧森林公园规划与设计》。这是一本介绍智慧森林公园规划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案例的书籍,包括了智慧森林公园的定位分析、功能布局、景观营造和服务体系等内容,适合作为智慧林业专业的实践教材或参考书。
七是《智慧城市绿化》。这是一本介绍智慧城市绿化的理念、技术和实施的书籍,包括了智慧城市绿化的目标定位、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营维护等内容,适合作为智慧林业专业的实践教材或参考书。
一是明确学习目标和动机。智慧林业专业是一个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很多,也需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很多。因此,学习智慧林业专业,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动机,通过你自己的兴趣、特长、职业规划等因素,确定自己想要达到的水平和方向,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二是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智慧林业专业的学习,不仅要求理解和记忆基本的理论和知识,还要求运用和实践相关的方法和技术。因此,学习智慧林业专业,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预习、复习、笔记、思维导图、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提升个人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三是拓宽学习视野和资源。智慧林业专业的学习,不仅要依赖于课堂教学和教材教辅,还要借助于网络站点平台和社会实践。因此,学习智慧林业专业,需要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和资源,如关注国内外的智慧林业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参与相关的网上课程和网站论坛,参加相关的实验室训练和社会实践等,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形式。
四是培养学习能力和素养。智慧林业专业的学习,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还要求具备一定的能力素养和品质修养。因此,学习智慧林业专业,需要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素养,如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生态意识等,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和竞争力。
一是《智慧林业理论与实践》。这是一本系统阐述智慧林业的理论基础、技术体系、应用模式和实践案例的书籍,涵盖了智慧林业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和发展的新趋势等内容,是一本智慧林业专业的高级教材或参考书。
二是《智慧林业数据分析与挖掘》。这是一本介绍智慧林业数据分析与挖掘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书籍,包括了智慧林业数据的特征、处理、分析、挖掘和应用等内容,是一本智慧林业专业的高级教材或参考书。
三是《智慧林业人工智能技术》。这是一本介绍智慧林业人工智能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书籍,包括了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内容,是一本智慧林业专业的高级教材或参考书。
四是《智慧林业物联网技术》。这是一本介绍智慧林业物联网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书籍,包括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应用领域等内容,是一本智慧林业专业的高级教材或参考书。
五是《智慧林业云计算技术》。这是一本介绍智慧林业云计算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书籍,包括了云计算的基本概念、服务模式、部署方式、关键技术、应用领域等内容,是一本智慧林业专业的高级教材或参考书。
一是数学类课程。智慧林业专业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方法,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这些课程对于一些理科基础不够扎实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有可能会出现挂科的情况。
二是编程类课程。智慧林业专业需要掌握一定的编程技能和语言,如C语言、Python语言、MATLAB语言等,这些课程对于一些没有编程基础或者逻辑思维不够强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比较难以入门和应用,有可能会出现挂科的情况。
三是专业类课程。智慧林业专业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相关知识和技术,如林业遥感、林业地理信息系统、林业大数据、林业人工智能等,这些课程对于一些没有相关背景或者兴趣不够浓厚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比较难以吸收和运用,有可能会出现挂科的情况。
四是实践类课程。智慧林业专业需要掌握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经验,如数据分析与挖掘、AI应用、物联网应用、项目实践等,这些课程对于一些没有实践机会或者动手能力不够强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比较难以完成和评价,有可能会出现挂科的情况。
上一篇:
经济林专业学什么课程
下一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